楚故都纪南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湖北省荆州城小北门外5公里处,宜黄高速、荆襄高速可达,距武汉市200公里、宜昌市90公里,属古城遗址类风景区。楚国是春秋战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,与北方的齐晋建盟,与秦国争强,而繁华一时的楚国终于消失在萧瑟秋风之中。纪南城,曾是楚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是当时我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和全国的大都会之一;它曾经展现过的繁华喧嚣,“楚之郢都,车挂毂、民摩肩,市路相交,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。” 如今,也只能看见萧瑟秋风钟的纪南城遗址刻碑和断壁残垣。
一、 概述
楚纪南城位于湖北江陵县城北,因座落于纪山之南而得名。自楚文王元年(前689)在此建都,名郢,一直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(前278)止,先后有二十代楚国国王以此地为国都,历时四百余年。
纪南城西有沮漳河自北而南注入长江;东有夏水、扬水与汉水融汇;北有大道直通中原。水陆交通便利,在军事上足可锁巴蜀、控吴会、争衡中原。城周为广袤的江汉平原,沃野千里,物产丰富,是一处少有的富庶之地。
公元前689年,楚文王熊赀为了摆脱其部族长期“跋涉山林”的困境,将都城由丹阳迁移到此地。嗣后,楚王势力迅速发展,终于成为“地方五千里,带甲百万”而雄踞南方的强国。
楚国曾经是历久不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家,作为楚国都城的纪南城,纪南城作为楚都达四百余年,历经二十王,以人才济济闻名于世。它不仅造就了楚庄王、孙叔敖、吴起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,而且还培育了如屈原、宋玉、老聃、荀况等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。
二、规模
楚纪南故城平面呈长方形,东西长4450米,南北宽3588米,面积17平方公里, 城墙高4至7.5米,宽10至14米,有内外护坡,内护坡宽10至15米,外护坡宽4米。城垣周长15506米,其上有1处烽火台和7处城门(水门2处,陆门5处)。城垣外有一周护城河,与城内的3条水系(朱河、龙桥河、新桥河)和城外的长湖相连,并通过内湖通往长江。
城内分为宫殿区、金属冶炼作坊区、制陶作坊区、居住区等功能区。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,发现了大量宫殿、房屋、水井、窖穴、窑址、铸炉、灰坑、道路等遗迹,出土了丰富的建筑材料、生活用品、生产工具等遗物。
纪南城毁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城。城墙周长15.5公里,至今有的地段高达6.7米,均为夯土筑成, 坚固牢实。现在城内虽是锦绣田园,但古建筑遗址仍历历在目。全城共有城门8 座,四方每边都有2座。城的东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,在城中部发现七处制陶窑址。在城西部发现铸铜作坊区。简瓦、板瓦等建筑材料和东周文化遗址,俯拾皆是。纪南城内外的地上地下,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,城周保存有楚国王公贵族墓葬七百余座,小型楚墓数千座。近年发掘出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,已发掘了数以千计的文物,其中越王勾践剑、吴王夫差矛、战国丝绸、漆木器皿和完好的古尸等,均为稀世珍品。城内凤凰山,在楚都徒陈(今河南淮阳)后,成为秦汉墓地,著名的西汉男尸、大量的汉简及精美的瓷器都出土于此。
因此,这里被考古界誉为“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”。
三、现状
纪南城是楚文化的发源地,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,也是荆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1961年,国务院公布纪南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里的南北城垣上,各立有郭沫若题写的“楚纪南故城”保护标志碑一块。